
@企业和商业精英:《满江红》与网络大神battle事件中关于虚假信息的那些事!
2023-01-31
近日,电影《满江红》爆火,票房不断创新高,同时也引发“抄袭”、“偷票房”等争议。
1月28日,电影《满江红》官方微博发文称,正式对造谣者提起诉讼,并且在官方微博晒出,电子诉讼平台截图,表示“部分用户通过网络平台捏造有关电影《满江红》的不实信息并大量传播,严重危害了影片的合法权益,现正式对以下造谣者提起诉讼。”
图片截图自微博
《满江红》与网络大神互撕的事件,其实核心问题就在于这些网络大神的言论在法律事实上能否构成造谣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进一步剖解,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什么是造谣?
“谣言”是生活用语,法律上对谣言表述为“虚假信息”。
在这个网络时代,虚假信息是一个全世界、多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何谓虚假信息?
这一点在法条上,并没有具体列举规定,但司法实践裁判规则,则一般认定虚假信息既包括与真实信息截然相反的“无中生有”型虚假信息,也包括引用相关事实、观点时断章取义,以及将不具有确定结论的问题描述为确定结论,通过误导性的语言引发公众产生错误认识的“误导型”虚假信息。
如何管控和应对?
而在《满江红》事件中,给电影涉嫌“造谣”的一众网络大神的言论是否系法律上的虚假信息,是整体事件的根本,也是案件输赢的关键,更是谁对谁错的核心。
此次法律厮杀行为,不管是借用媒体炒作也好,或是运用法律保护权益/厘清立场也罢;但对于我们企业的经营者而言,几乎每家都有可能遭遇“谣言”的侵犯,或是竞争对手,或是反目成仇的合作者,甚或是员工等等皆有可能引发;那又该如何管控和应对呢?
不论实际情况如何,但实务措施中有以下几点可值得参考或借鉴:
■ 1、诚信透明机制:即积极主动构建诚信体系,寻求社会监督,将企业单位信息依法公开公示,增加透明度,从而建立公众对企业单位的信心,提前扼制谣言的发生。 ■ 2、危机预警机制:即设专门人员或部门对谣言危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苗头,应立即反馈,同时收集公众的反应情况,以便企业单位做出相应对策。 ■ 3、 积极应对机制:即谣言出现后,切勿消极躲避,应以真诚开放的态度与公众、媒体沟通,积极主动地对外公开真实信息和处理措施。 ■ 4、 法律保护机制:即及时做好证据保存,固定侵权事实,透过法律途径促使侵权人停止侵害,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谣言”构成侵权,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们还是要回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样的“谣言”情形会构成侵权,又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网络诽谤解释》),为刑法手段治理网络不当言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规范依据。
其中明确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认定界限:
1、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 2、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 3、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图片截图自“观刊”公众号
如果构成犯罪,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扰乱公共秩序,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可能被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如果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因此,企业与商业精英在经营过程中要认识到,既要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也要懂得法律而做到不侵犯其他企业权益,不盲目追求利益,恶意竞争。
//
在这个年代,商业经营中,合规经营远比盲目竞争更重要。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优化升级、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管控,商业精英和企业在进行商业竞争时,远不止停留在“赚钱”的单一考量,也必须考虑到合规性、安全性。
另外,基于企业当前的痛点问题及实际需求,大摩特在2023年为顾问单位和商业精英们展开系列讲座。
以务实的精细化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进行风险防范管控以及合法合规竞争梳理、构建法律安全保障、高效解决争议纠纷、法律创造商业价值。
2023年预约通道已开启!
微信扫一扫,与客服预约你想参与的讲座吧
知识盛宴,等你莅临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