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合作要行不要“刑”,股东如何避免承担刑事责任?| 股权精细化

2022-03-02

图片


关注并将「同道摩金」设为🌟 星标

每晚8-9点准时推送哟~


图片


“中国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就是在通往监狱的路上”
 
这句话有点危言耸听,但确实,作为企业家和股东,在商业利益面前也会面临着不少的坐牢风险。
 
大摩曾受邀参加某行业协会高峰论坛,受委托制作某行业的法律大数据报告;在制作这份案件大数据报告时我们发现,这个行业比较特别;一般行业的案件都是商业纠纷或应收账款纠纷最多,但这个行业比较特殊,案件数量排在第一位的是商业贿赂案件,即刑事案件,这也反映了这个行业在高利益同时伴随着高机率的刑事犯罪风险。
 
//
 
实务中,股东在投资和经营这两个环节中的一些行为,非常容易触及刑事风险:如投资P2P项目或投资“黄赌毒”,还有就是投资传销的项目;就如前段时间某女星就因涉嫌传销被刑事调查。
 
上述这种直接投资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项目的情况因法律素质提升而在减少,多数的刑事风险都是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透「股东刑事责任」这个话题。


图片



01
股东经营期间
公司偷税、行贿、诈骗、侵占等
需要承担刑责而坐牢吗?其他股东呢?
 
公司存在偷税、行贿、诈骗、侵占等行为,股东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坐牢吗?
 
我们先分析「偷逃税」行为,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与海关存在关税的争议,因这家公司的货物交易价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向境外交的专利费用,另外一笔是货物的关税,而专利税与货物关税这两部分的税率是不一样的,因为国家要引进一些先进技术,所以税收设定会相对比较低,而关税就相对比较高。
 
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是否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海关认为公司故意把价格分为专利费,且报价时故意把价格报低,因此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
 
前文提到的医疗行业商业贿赂案件也比较典型;此外,大摩在深圳处理一些案件,在深究梳理整个商业模式和架构时就会发现这个老板被人做“局”了,那就意味着诈骗,可能就构成刑事诈骗犯罪;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侵占公司资产,把公司的资金直接挪到自己账户,超过一定时间不予归还。
 
这种情况重点不在于是不是股东,而是在经营期间有没有实施这种行为,因为像这种犯罪多数是单位犯罪。

//
 
如前述关税的案例,走私普通货物罪是单位犯罪,对于海关来讲要锁定的是这家上市公司的总裁、主管人员,因为单位犯罪也有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所以海报对这些人员进行布控,只要一进入内地立马就被抓了。除了公司总裁被抓之外,还有当时负责生产经营的总经理也被抓了,还有一个负责海关申报的负责人,这两位叫“其他责任人员”。
 
因此,除了构成单位犯罪外,相关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并不是因为他是股东,而是因为经营期间主要是由这些人实施这些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


图片


 
02
股东经营期间公司违法经营
(如非法吸引公众存款)触犯刑责
需要承担刑责而坐牢吗?
其他股东呢?
 
公司违法经营(如非法吸引公众存款)触犯刑责,股东需要承担刑责而坐牢吗?
 
一般情况下,股东初衷并非要投资非法金融机构,可能只是想投资一个普通的金融公司,但实际经营他可能没有参与;此时就需要考量股东主观上有没有要求或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故意。
 
因此,除了单位犯罪,最主要的是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但主管负责人一般多数都是法定代表人;但也可能存在法定代表人是挂名不是实际操作人的情形,此时主管人员就是其他实控人员。

//
 
综上所述,对于股东来讲,在经营期间的刑事犯罪行为,除了单位犯罪,最主要的是股东是否属于主管负责人员或其他执行人员,也就是说股东有没有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这是关键。


图片


 
03
股东和企业家们
比较容易触犯哪些刑事责任?
 
对于股东和企业家们来讲,在实务中比较容易触犯哪些刑事责任?
 
这两年的统计数据,排在前五位的大摩为大家捋一下:
■ 第一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一点尤其在2021年深圳几乎每个月都会暴雷一起;
■ 第二位是职务侵占,这是很多公司的董高监或实际控制人员,面对诱惑经受不住,一旦没有自律和规范就容易犯的毛病;
■ 第三位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很多Boss为了钱,故意拖欠员工的工资;
■ 第四位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这种就是属于低技术的直接冲撞刑法,一查一个准;在金四期实施情况下,这类犯罪会相对减少;
■ 第五位是合同诈骗罪,这种就是一些老板经常被人做“局”。


图片

 
04
法律顾问精细化总结
 

关于「股东刑事责任」,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总结,大摩一共讲解了实务中常见的三个问题:

1、股东经营期间公司偷税、行贿、诈骗等,需要承担刑责而坐牢吗?其他股东呢?

2、股东经营期间公司违法经营(如非法吸引公众存款)触犯刑责,需要承担刑责而坐牢吗?其他股东呢?

3、股东和企业家们比较容易触犯哪些刑事责任?

//
 
关于股东刑事责任,一旦公司存在单位犯罪,重点是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但也需特别注意一下,股东在投资或开一家公司时,应该让这家公司尽量不要踩刑事犯罪红线,一旦踩了刑事犯罪的红线,这家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员往往基本上就人生完蛋了。
 
国家在推行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鼓励商业精英们在公司内应该推导合规不起诉制度,做好刑事合规风险管控。
 
//

今天的分享到此,下一节将与大家一起聊聊「股东分家退出」这个话题。希望这20年来处理股权问题的实战经验和案件复盘,能帮助商业精英和企业了解法律思维认知,在投资合作中不掉坑,持续合作共赢!

扫码加好友,一对一深度交流
图片

扫码联系摩金

联系摩金
联系电话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