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一谈】有法律顾问还不断掉坑?你该进入「法律服务精细化时代」了!
2021-09-06
关注并将「同道摩金」设为🌟 星标
每晚8-9点准时推送哟~
一提起法律顾问,大多数的商业精英和企业的认知是:每年皆需要法律顾问在身边,有什么事时,可以问一问;其实就是“问而顾,不问不顾”。
然而现实是,虽然有法律顾问,但这些年,你和你的企业还是不断掉坑,或是商业合作纠纷,或是股东吵架,或是侵权/被侵权,或是劳动争议,或是税收陷阱,或是行政处罚,甚至涉嫌刑事犯罪等等。
//
此时,从获利角度而言,开心的可能就是你的法律顾问了,因为一年法律顾问费没多少钱;但打官司的律师费却是不低。然而,需要反问律师的是:为何你服务的商业精英和企业,总是遇到法律坑,难道你的法律顾问服务真的没有问题吗?
当然,更多的商业精英和企业,在不断遭遇法律教训后开始反思和检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律顾问服务?
01
我们不妨一起梳理一下,当前法律顾问服务市场,就以商业合作为例,假设为跨境电商行业:
首先是1.0版 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请法律顾问看下商业合作的合同,若在跨境电商行业,最主要的合同就是采购合同了。对于商业精英和企业而言,寄希望于法律顾问用专业眼光审查一下,把把关。
诚然,这种服务方式,确实能够帮助商业精英和企业解决当前采购合作中重大的法律问题,但这也只能是“基于当前的采购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仅局限于合同本身,并不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
//
其次是2.0版 也就是,为解决合同本身的局限性与发现问题的局限性,产生了基于商业精英和企业主营业务合同的梳理而形成的规范化和格式化版本的合同。
例如,将跨境电商行业的主营合同(如采购合同、物流合同、代理合同等)进行版本化,具体而言,就是将这个行业、企业常见的商业合作法律问题点进行总结,并将这些问题点予以防控和规范,最终形成于合同这个载体文件。
第三是3.0版 虽然我们解决了合同本身,让其更完美;然而,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也就是说,合同的执行落地靠的是企业前线作战人员,一旦其对合同掌握的法律素养不够,再完美的合同在商业合作落地时都有可能变形,就会起不到规范的作用;于是我们需要法律顾问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个工作日,持续不断地提升企业前线作战人员的法律素养。
例如,在跨境电商行业,当采购中出现退货、质量瑕疵、毁损、付款等问题或争议时,我们就需要法律顾问持续不断地在第一时间基于法律规则解决这些个案,而不是简单的签署合同,也不是简单地找合同依据。
//
第四是4.0版 对于商业精英和企业而言,现实中合同不是商业合作的全部,仅仅是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商业合作的问题,往往是全局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做的是整个业务模式的梳理合规与规范。
例如,跨境电商行业,我们并不是简单只遇到采购货品、运送货品的问题,往往更多的问题是:
1、开店铺而带来的境内/境外人头开设公司与店铺资产归属的问题;
2、店铺的实际运营服务合作问题与人员薪资成本支出的问题;
3、资金流走向与外汇合规问题;
4、税收合规与利润中心归属问题;
5、货品报关合规与关税监管问题;
02
以上,只是以业务模式为例,劳动人事、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公司治理、安全生产、市场管理等也是一样。不断升级,当前皆需要全局性合规规范。这样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变化,实际上是法律顾问服务精细化的演变过程。
但不得不说的是,当前90%以上的律师事务所无法提供前述精细化法律服务,这是为何呢?
主要原因在于90%的律师事务所采取的是平台式经营(甚至只是二房东),也就是说每个个体律师都是独立的,单兵作战,律师事务所有多少个律师,就有多少个体户。既使对外称是“团队”,但这样的团队是松散性合作,也是做不到精细化法律服务。
这又是为何呢?
//
我们回头瞧一瞧,实现整个全局合规规范的目标,需要什么样服务组织才能完成?同样,以跨境电商中的业务合规规范为例:
6、货品报关合规与关税监管问题,背后涉及的是海关法律法规。
//
这些问题并不是单一隔裂开的,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业务合规规范,首先要做的是搭建全局性合规框架,然后细化规范流程,并予以N个载体文件落地到位。
合规业务在根本上而言,是一个整体的专业精细化需求项目,需要的是精通各个法律领域、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紧密一体的组织方能完成。
这是当前法律服务市场,对律师行业提出的新需求和挑战,这个需求越来越强烈,律师行业急需优化调整,以满足精细化的法律服务市场需求。
随着法律服务市场持续不断地升级精细化需求,律所组织化水平也将会不断提升,一体化程度也会越来越;大摩已在这路探索了8年,坚定继续前行。
//
//
//
微信扫一扫
了解洽谈精细化高品格法律服务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