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离职率超15%,小米推出股权激励组合拳:以人为王的时代,如何赢得“人心”?

2021-07-07

图片



关注并将「同道摩金」设为🌟 星标

每晚8-9点准时推送哟~

图片



你的公司,离职率是多少?


近日,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发布了最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报告书显示,去年一年台积电新进人员离职率高达15.7%,未实现“不超过13.5%”的目标。


2020年,台积电台湾厂区共计招聘7322名新员工,全球共招聘8193位新员工,其中79.5%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图片




  01


其实,不仅是新员工留不住,台积电老员工也有许多“出走”的,如中芯国际副董事长蒋尚义曾任台积电COO,中芯国际CEO梁孟松也曾是台积电的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


面对“超标”的离职率,台积电的企业转岗制度目标,也从“人才发展”变为“人才吸引与留任”。



与台积电高离职率相映衬的是,小米的留人“薪”举措。



  • 7月2日,小米宣布,向小米3904名员工授予约7023.17万股激励,奖励优秀青年工程师、优秀应届生和团队核心岗位的优秀员工,以及年度技术大奖获得者,其中,最小的员工年龄24岁。


    据小米发布的公告显示,以授出奖励日的股份收市价26.20港元计算,此次奖励股份的总额达18.4亿港元,人均奖励约47万港元,折合人民币39.29万元。


//


  • 时隔四天,7月6日,雷军又在微博宣布新的股票激励计划,向小米技术专家、新十年创业者计划首批入选者、中高层管理者等122人,奖励约1.2亿股小米股票。以授出奖励日的股份收市价25.95港元计算,此次股权激励计划金额达31.05亿港元,人均约2545.01万港元,折合人民币2117.71万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重磅股权激励计划与青年工程师计划有所不同,本次发放的股票激励是有10年的锁定期。


    雷军表示,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小米集团将持续为各级优秀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回报。人才是小米集团新十年腾飞的基石。


图片


图片



  • 小米员工钱包鼓起的同时,雷军也没有忘记自己任职董事长的金山软件。7月5日,在金山集团转型第十年之际,雷军发布公开信,给金山集团所有在职正式员工准备了“特殊的纪念品”:赠予每位金山同学600股金山集团股票,总计约480万股。


    当日金山软件以43.75港元/股收盘,以此计算,每位金山员工获赠股票价值约26250港元,折合人民币2.1万元。


图片


//


据公开统计,小米自上市以来,已发布12次股权激励计划。其中,2019年有4次,2020年有5次,今年来已有3次。但相比较而言,除了小米上市对早期拿到期权员工的奖励之外,无论是从范围还是力度来看,今年的人才激励似乎都可谓前所未有。



图片




02

法律顾问精细化指引


对于小米的“薪”计划,业内人士透露,经历十年发展,小米已成功续华为之后扛起国产高端手机的大旗,成为一家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小米的手机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手机厂商TOP3,并且坐拥全球最大的IoT平台。


只要小米坚持良性发展,未来十年,小米不仅可以稳坐智能手机全球前三,甚至还能够冲击更高的市场份额,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人才。


同时,面向下一个十年,小米也正在挖掘属于它的下一个金矿市场。无论是汽车还是芯片,赛道都比手机门槛更高,玩家体量更大,对人才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小米必须拿出举措,打造自己的技术品牌,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



这是一个以人为王的时代。


小米用实际行动证明,必须重视人才,提升他们的待遇,增加他们的归属感,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共同奋斗!这一切表面看起来是利益分配,背后其实是员工关系的重构。


员工关系是企业的核心,合法合规地打造共同奋斗、一起持续发展的员工关系,是企业最重要的事!


//


那么,究竟该如何打造共同奋斗的员工关系呢?


当前,我们企业的员工关系普遍都是单一的劳动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决定了员工只能服从工作安排,也就是打一份工,每月获得固定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而企业发展得如何,跟员工关系紧密性不大。


也就是说,单一的劳动关系,只是实现让企业的一些事有人在做而已,而至于做得怎么样,就是因人而异了。


//


正是这种 单一劳动关系 ,让员工关系的协作性并不理想,更不要谈共同奋斗目标了。


因此,有些企业开始试图改变,采取了一些项目目标制,与员工约定共同实现某个项目目标,并强化协作过程,目标实现后可以享有一定的目标收入,也就是所谓的OKR。


其实,这在本质上,就是在劳动关系基础上加入了企业与员工的合作关系,共同协作以实现目标,共享利益。


也就是说,单一的项目目标制就是合作关系,会让员工对某个目标更加用心、更加愿意投入精力,会更加保障项目目标实现与完成。然而,企业发展得如何,跟员工关系的紧密性也同样不强,反而会误导员工过于追求单一的项目利益收入。 


//


于是,很多企业就开始引入了股权激励,从锁定期到分红期再到行权期,从虚拟股权到期权再到实权,将企业的收入利润与员工关系相关联。


然而,现实中,更多企业都在创业或者发展中,实施股权激励,并没有多少利润分配,甚至多年都没有分红。


也就是说,单一实行股权激励,往往成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蛋糕,但员工却有现实层面的温饱住房问题、事业发展问题等等。


//

诚然,不论是单一的薪资制度,还是单一的项目目标制,甚至是单一的股权激励,皆无法打造共同奋斗的员工关系,都有各自利益重点与不足。


其实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是:如何将薪资制度的短期利益、项目目标的中期利益以及股权激励的长期利益相结合,将员工的劳动关系、合作关系及股东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和构建,从而形成系统的、可以一起共同奋斗的员工关系!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商业精英和企业都有必要梳理与重构员工关系,包括:


图片

唯有共同的利益和情怀,才能让我们企业走得更远!



微信扫一扫
了解 / 洽谈员工关系重构法律安排
图片

扫码联系摩金

联系摩金
联系电话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