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员、探索“员工承包”制度:千亿巨头也快扛不住了吗?
2023-10-12
秋风乍起 凉的不只是天气 还有经济...
10月份,恰逢养猪行业多事之秋,生猪价格破“8”,创7月以来价格新低。养猪龙头企业牧原股份自然是难逃一劫,股价一跌再跌,压力山大啊!
牧原股份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裁员减员的消息也伴随着股价下跌的消息一并传来。
经济下行,养猪行业亏损期继续拉长。 根据牧原股份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27.79亿元。同时,公司总负债1152.6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0.06%。其中流动负债869.5亿元,占总负债的75.44%,短期借款453.34亿元。 图:Datayes 更可怕的是,牧原股份上半年经营活动净流出10.4亿元,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录得负现金流。
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大部分猪企营收能力下降,养猪行业还没走出低谷,于是猪企在降本增效方面开始内卷起来了。 首先是减员裁员,10月初,有自称是牧原股份内部人员爆出消息称,企业考虑到节约成本决定裁掉部分员工。 但随后牧原股份公开表示,牧原股份的人员流动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从数据上看 2022年底,牧原股份共有14.04万名员工。2023年6月,牧原股份员工人数是13.9万,且截止目前员工数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没有大幅裁员。
牧原股份表示:“即便是过去的猪周期低谷,牧原也没有裁员。”
没有大幅度裁员,也不代表没有其他行动。牧原自己称,公司内部将实行新的激励制度,虽然不会彻底改变当前的养殖模式,但总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 牧原提到的新的激励制度是一种“员工承包”制度,不做强制要求,允许有意愿的员工通过竞聘方式选择对某一生产批次进行内部承包。公司与员工共创、共享所承包的批次利润,根据批次利润结算奖金。 在公司内部,这种“员工承包”制度被称为共创、共享机制。对该机制尝试和探索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该激励机制,让能干的员工养更多的猪,达成更好的养猪成绩,创造更大的利润,实现员工更高工资薪酬回报和公司更大利润回报的双赢结果。 无论如何,搞这种“员工承包”制度至少可以省下一大笔员工薪水和运营资金,以缓解当下牧原股份短期资金压力,尤其是现金流压力。
经济下行、行业内卷,势必会倒逼企业业务模式转型。采取“员工承包”等业务模式创新,一方面从业绩提升角度,另一方面就是降低管理成本,一句话总结,就是降本增效。 在如今的经济环境里,相比思考遥远的未来,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活到未来才是更精准的命题。 而降本增效最核心的,其实是人员效能,这就涉及到企业新型关系、组织效益、提升团队能力等等执行方面,而这就需要法律顾问一起构建适合规范的业务模式,同时以短期利益、中期利益及长期利益相结合打造核心团队,提升组织战斗力,向组织要效益。 当然,这也是更高级的法律顾问价值所在,而不同于一般法律事务的处理。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