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东吵架直接拖垮公司,并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2023-08-28
股东吵架,“受伤”最重的是公司。 无论是从公司治理、公司经营、公司业绩角度出发,还是从公司形象、公司资本层面考虑,股东吵架内斗,都说明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发展目标不一致和不清晰,都有可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哪怕是原本“身体健康”的公司,股东吵架内斗都无异于是公司生的“一场大病”,会损害公司的口碑和市场竞争力。 2016年,上海的两家公司达成了合作,一家科技公司与另一家环保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环保公司作为科技公司股东,为科技公司的运营提供便利。 福利包括以优惠价格提供厂房、办公场地、员工宿舍等等。了进一步深入交流合作,也为了更方便经营管理,科技公司还把厂房搬到了环保公司附近。 有了环保公司的助力,本以为科技公司的业务水平从此会蒸蒸日上,哪曾想事与愿违。 不到短短4年时间,2019年,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可调和,股东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并且恶化,随之而来的是股东之间频频发生争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两家公司多次对簿公堂。 “受伤”最严重的科技公司已经到达了无法正常经营的地步,公司停止运营,且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导致员工纷纷离职。 不久后,50名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先后向松江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科技公司支付拖欠的员工工资。 2023年6月 在松江劳动仲裁委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科技公司承诺于2023年6月5日前支付所有拖欠薪资。 承诺归承诺,自身状况已经很糟糕的科技公司根本拿不出钱。眼看越来越逼近调解协议上约定的时间,科技公司还迟迟拿不出工资。 2023年6月15日 50名员工向青浦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3年7月27日 青浦法院通知科技公司“讨薪”员工到场,向“讨薪”员工们说明案件情况,告知案款发放流程,并详细核对各员工的银行账户。 科技公司员工得偿所愿拿到了工资,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工作没了还可以再找;但对于老板和股东而言,一家公司的倒闭却是让他们倾注了多年的资金和心血都付之东流了。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股东吵架。 该怎么办?关键点在于: 股东之间投资合作不止于情谊 情谊随重要,更重要的是能够做成项目且持续发展,决定性要素包括:股权比例、调整机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等。 股东之间有了争议不止于争斗 争议难免,或是经营方向,或是管理模式,或是股东权益等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只是避免争议,而在于如何有规则解决分歧与争议;这个时候,公司章程及内部管理规则就至关重要。 股东僵局分家退出应止于双败俱伤 股东吵架后,也会出现僵局,能够解决争议与和解当然好,但分家退出也是难免的,避免出现两败俱伤;如何止损,甚至共赢就成为关键。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