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知识产权”:警惕字体侵权风险!企业的应对之策
2023-08-03
近年来,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企业和民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提高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现在很多企业都会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在网络进行宣传,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字体公司的维权目标,因字体侵权被“字体公司”追究法律责任的事件越来越常见。 以下内容值得企业关注:
01 字体侵权的常见情形 未经字体权利人授权,企业擅自使用与权利字体作品实质性相似的文字可能侵犯字体作品权利人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修改权、获得报酬权等著作权,常见于以下情形中: 一、在商品外包装上存在字体侵权; 二、在商标申请过程中或已注册商标上存在字体侵权; 三、企业对外宣传视听作品中存在字体侵权; 四、企业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中存在字体侵权。
02 字体侵权的侵权认定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 即侵权认定需满足如下条件: 一、被侵权对象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二、行为人使用该作品; 三、行为人为无合法理由未经授权使用。
03 字体侵权的解决方法 一、梳理事实情况、固定证据,包括公众号转移时间等; 二、更换专人负责沟通联系,以避免其直接且不断联系企业高管的行为影响公司及高管的正常运营及工作,或沟通表述不当造成不利影响,如有需要,也可以委托律师协助沟通; 三、沟通谈判。首先了解具体使用字体是否获得授权,若获得授权,可直接与字体公司沟通说明。 若没有授权,此类字体公司主要目的在于希望公司购买字体,对此,公司可考虑购买字体或承担字体购买费用,以处理此类事情。 四、及时处理本次事件,删除侵权内容,避免损失扩大。 针对字体侵权损失赔偿认定,司法实践中法院系根据使用涉案字体的字数、作用、版面占面积、是否突出和显著、获利、造成损失、对销售的影响力、使用时间、销售价格以及销售范围等因素判定赔偿金额,还将涉及诉讼费、律师费等费用承担问题。
图|百度
在使用免费或者非正版字体资源时,很容易遭遇侵权问题,企业应当避免从未知或不可信的网站下载字体文件,以免涉及侵权行为; 同时在企业内部,若未经授权随意分享字体文件,也可能导致侵权问题,建议公司建立明确的字体使用政策,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员工方可使用字体资源。 法律顾问指引 企业在使用字体时应谨慎行事,并积极落实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字体侵权可能对企业声誉和财务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保护知识产权时每家企业应当重视的重要任务。 一、优先使用进入公有领域免费字体,例如“宋体”、“黑体”、“楷体”等,或者优先使用公开授权免费商用的字库作品,例如“思源”、“阿里巴巴普惠体”等。 二、确有需要使用带有明显设计风格和美感的字体或者需要大量使用字体时,建议企业应当从官方渠道或授权代理商获得字体的合法授权,这样能够确保合规并获得更好的技术服务支持。 三、在使用字体的项目中,务必审查在相关的授权合同,明确授权期限、使用主体、授权范围、数量、地域等条件。 四、公司可以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字体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字体资源;尤其是运营、品牌、公关等部门需要注意,禁止在对外文案、文件中使用未经授权字体。
相关法律法规——《著作权法》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