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名员工被带走,催收追债急需“去商业化”回归律师
2023-05-26
179名催收公司员工,被警方带回安徽;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
催收公司,永雄在《告全体员工书》中亦承认了这一消息;且有网传,公司现已停业。
图|今日头条
催收追债业务,商业化之后,就是讨债公司。
既然是讨债公司,就会容易行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图|微博截图
图|微博截图
一直以来,讨债公司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永雄也不例外,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涉及个人信息买卖,骚扰他人,威胁恐吓,暴力催收等情况,甚至还有投诉永雄冒充公检法人员的情况。
图|微博截图
诚然,催收追债,正常情况,大家都想到寻找法律救济,起诉到法院。
但,为何有这么多债主愿意委托讨债公司催收追债呢?
催收追债,每位债主都想以最低成本以最短时间,追到尽量多的债;
于是,这些债主就自然会衡量在投入物质、时间、精力等成本上与收回债的效果上进行商业决策。
于是,就出现了“催收追债”的商业化,并逐渐形成产业链。
一旦进入商业化,任何一环节的催收追债就会进入以商业利益为中心,自然就会与道德、法律、伦理等等发生冲撞;甚至为了利益,极易超越底线、触犯红线。
这是因为,不采取非常手段,很难获得高效的成果。
//
虽然,催收行业,或许为了减少非常手段。
也曾在5月15日召开“催收国家标准研制与催收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工作会,介绍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催收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在征求从业机构的意见;该《催收标准》对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的权限做出明确要求。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一旦催收追债商业化,获取利益是人性追求,而所谓的催收标准是反人性的,这两者发生冲突时,别忘了讨债公司经营宗旨是商业利益,自然就决定了天平会倒向谁。
就如同,披着羊皮的狼,怎么可能让其多吃草而不要吃肉。
//
大家试想想,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为了商业利益而产生的催收追债,这个基因土壤,自然就滋生出更多违背道德、违背伦理、违背法律的案例层出不穷。
当我们明知一个行业,在滋生与培育持续危害社会规范的行为存在,而不禁止;则是莫大的讽刺。
因此,催收追债去商业化,让其回归法律救济,这才是正道。更何况,催收追债的律师,毕竟是法律人,而这才是根本。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